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千赢国际网页版官网普通国省道公路性能观测新手段,山东省郯城县落地首个普通国省道路基路面性能特殊观测点(图)
2024-04-26 来源: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文件要求,交通运输部于2021年12月启动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工作。山东省郯城县国道205线观测点作为山东省唯一的重载交通国省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文件要求,交通运输部于2021年12月启动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工作。山东省郯城县国道205线观测点作为山东省唯一的重载交通国省道特殊观测点获批建设,并于2022年9月取得了交通运输部授牌。

经过一年的建设,该观测点已进入长期性能观测阶段。2023年5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在郯城县召开了观测网建设山东省现场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山东省郯城县国道205线特殊观测点,站点布设规划合理、建设内容齐全、运行周密科学,走在了全国观测点的前列。

山东省唯一的普通国省道路基路面长期性能特殊观测点

郯城县国道205线观测点依托国道205线山深线郯城绕城段改建工程进行建设。鉴于郯城县稻田区多、地下水位高、重载交通的特点,该观测点定位是低山丘陵区高地下水位路基重载交通国省道沥青路面观测点。郯城国道205线观测点是全国13个省(市)通过评选的第一批19个观测点之一,同时也是山东省唯一的普通国省道路基路面长期性能特殊观测点。国道205线观测点的建设是山东省在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将为山东省普通国省道长期性能观测领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全面多样的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

为在环境、荷载等关键影响因素一致性的前提下探索适合山东重载交通国省道的路面结构,观测点在连续路段设计了半刚性基层、全厚式、柔性基层和组合式基层4种典型路面结构。四种典型路面结构分别为:

QQ截图20231227140846.png

原结构方案:

4厘米SBS改性沥青SMA-13+6厘米SBS改性沥青AC-20+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18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是山东省国省道的典型路面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具备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

对比结构方案1全厚式路面:4厘米SBS改性沥青SMA—13+6厘米 高模量耐疲劳GAC—20+10厘米HATB-25+10厘米HATB—25+4厘米SBS改性沥青FAC—13;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其路床顶以上各结构层均采用沥青混合料铺筑。与其它路面结构类型相比,其路面结构总厚度具有减薄40%以上的潜力,可大量节约优质筑路材料,极大缩短施工周期,结构使用寿命长,在我国矿山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石料价格日益攀升的背景下,其突出优势日益明显,是极具推广潜力的新一代绿色耐久沥青路面结构。

对比结构方案两组合式路面:4厘米SBS改性沥青SMA—13+6厘米高模量耐疲劳GAC—20+8厘米LSPM-25+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采用级配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结构。级配碎石柔性基层路面是指路基上铺筑一层级配碎石,然后全部采用沥青混合料铺筑的路面。具有路面结构寿命长,路基适应性强,路面结构可靠性高,全寿命周期费用低等优点。

对比结构方案3级配碎石柔性基层路面:4厘米SBS改性沥青SMA—13+6厘米高模量耐疲劳GAC—20+8厘米HATB—25+8厘米HATB—25+18厘米级配碎石。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相对于主路段,将普通AC—20变更为HMAC—20,提升了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并在沥青层与半刚性基层间增加一层厚度8厘米的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增加的沥青碎石基层可兼作排水层和应力缓解层。

全方位精准的科学观测手段

该观测点的建设形成了一套从施工到通车运行的全方位观测指标体系,共包括5大项、12小项、40余子项观测指标。

QQ截图20231227140941.png

在施工期通过试验室及现场试验设备建立结构及材料“零点数据库”;在通车运行期,观测指标不只是在道路表面观测到的气象环境、道路使用状况、行驶质量、抗滑性能、荷载等信息,还能深入到道路结构内部感知温度、湿度、响应、内部病害、结构层厚度均匀性等信息,从而为道路的设计、建设和养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创新引领道路观测变革—自触发式路面结构内部力学响应数据采集系统成功应用

创新提出了自触发式路面结构内部力学响应数据采集方法,做到完全不依赖外部系统,通过对车辆驶过传感器时的精准感知,实现对有效路面结构内部力学响应数据的精准采集。该观测点的全天数据量由42G减少至3GB,数据量降低92.86%,有效滤除了冗余数据,极大降低了数据存储规模,解决了存储与传输的难题,并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为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观测数据的不断积累,将为我国普通国省道道路材料研究、结构优化设计、荷载与疲劳分析、环境影响研究以及交通管理科研提供大量且精确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不断深化道路长期性能研究,为道路的设计、建设和养护提供更为科学的技术支持。

【编辑: 任 燕】



  版权提示:本文由高速网作者上传并发布,高速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高速网立场,仅限业内交流用途,高速网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内容审核:cngaosu ]